走进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,一幅幅色彩鲜艳、精美绝伦的系列唐卡绘画作品陈列眼前。这个位于武侯晋阳街道吉福社区二楼的工作室,是拉孟工作和展览的一方天地。
(资料图)
拉孟1970年8月出生在四川省色达县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(噶玛嘎孜画派)的传承人。1998年,拉孟招收唐卡学徒。二十多年中,拉孟先后减免了数百名学生的学费。
包括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在内的三个工作室,曾经先后容纳过1400余名唐卡学徒,它们是唐卡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,也是一批批贫困学子唐卡梦开始的地方。拉孟对唐卡传统绘画技艺传承发扬、对贫困学子倾情相助,2017年,拉孟家庭获得了四川省文明家庭的称号。
培养千余名唐卡传承人
贫困学徒免学费还包吃住
遇到家庭贫困的孩子,拉孟不仅免除学费,甚至负担他们在这里学习时吃穿住行的费用。
但随着学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加,工作室、学生宿舍的租赁、物管及学生的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“最多时我曾同时带过四五十名学生。那时我一边售卖唐卡作品换取负担学生开支的费用,一边教他们唐卡绘画技艺。”
学生们亲切地把拉孟称为“第二个爸爸”。
每当临近春节,拉孟都会给学生们一笔钱回家探亲,但仍有几个孩子无家可归,拉孟便将他们带到家里吃年夜饭;当一些学生沾染上吸烟等坏习惯时,他用“退学”来“威胁”他们改正。“哪里舍得真的让他们退学呢?只要改掉就好。”拉孟和妻子旺姆几乎是这些孩子的另一对父母,“我早已把这些娃娃当成了自己的家人。”
二十多年来,在拉孟教过的1400多名学徒中,涵盖了藏、羌、蒙古族等多个民族,其中获得国家一级画师、二级画师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称号的近50人。拉孟自豪地表示,他所带出来的学生即便自立门户后,也仍然秉持着资助贫困学徒、不收学费的理念。“这就是传承。”
创建志愿服务队
既是艺术家又是调解员
拉孟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传承人,也是与吉福社区紧密相关的一分子。
“我的学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,他们刚来时可能还不习惯生活,所以我还会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。”拉孟表示,“学艺先做人,画画先正身”是他常常向学生传达的理念,“我希望他们在品行上不会犯错误。”
为了增进学生们与社区居民的感情,拉孟还组建了民族团结歌舞队,并建立起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,学生们在闲暇之余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除此以外,由于精通藏语和藏文化,拉孟还是远近闻名的调解员,担任吉福社区调解室副主任。拉孟一边为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“双语”(藏语和汉语)培训,一边参与区、街道、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。2020年,拉孟被评为成都市二级人民调解员。
拉孟表示,如果身体和精力允许,他会一直为吉福社区、为成都这座城市的文明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。
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吕佳羽